首页 / 媒体中心
4月22-24日,2019年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在杭州召开。 会上,正立建设集团喜报连连,3个QC小组均被评为2019年浙江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4月11日下午,瓯海区召开劳模、工匠表彰大会。 会上,正立建设集团项目总负责人吴仁足荣获瓯海区“工匠大师”荣誉称号。 吴仁足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向青年职工普及知识、传授技艺,乐于帮助并带动身边的职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019年3月13日,瓯海区政协副主席姜化钧、瓯海区住建局副局长朱奎、市贸易促进会副会长陈琦等领导一行莅临正立建设集团旗下正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乐清磐石基地指导参观。
继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下旬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之后,2019年4月8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将赴欧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今年首次出访均选择了欧洲,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方向的高度重视。
2019年4月7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要通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改进服务保障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等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019年4月6日电,经过一年半的建设,500千伏兰城(永昌)输变电工程近日建成投入运营。其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境内的500千伏兰城变电站是云南省第一个采用8级抗震9级设防标准建设的变电站。据介绍,500千伏兰城(永昌)输变电工程包括500千伏兰城(永昌)变电站工程、 500千伏大理变电站扩建永昌间隔工程、500千伏永昌至大理I、II回线路工程以及配套光纤通信工程。工程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小干岩村附近,占地95亩,总投资10.81亿元,2017年10月开工建设。
2019年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共同主持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措施、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协议文本,取得新的进展。双方决定就遗留的问题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一步磋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防控较大事故,有效减少事故总量,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住建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具体统计已出台的装配式建筑文件名称、主要支持措施、本年度省级财政安排装配式建筑专项资金、本地2019年计划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及所占比例等数据。
房子的部件先在工厂里制造好,再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像乐高一样进行装配,从而成为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又环保的绿色建筑。记者在昨天举行的温州市装配式建筑宣贯会上了解到,我市在推动装配式建筑过程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生产出房子的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拼搭出一栋住宅楼,这就是装配式建筑。不可置疑,未来温州新的建筑,将越来越多采用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模式。那么,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有何特点?温州当下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引领建筑产业的“绿色革命”?且听听业界大咖们怎么说的。
装配式建筑在日本、瑞典已是相当成熟,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也逐渐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 目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大量企业已经入局装配式建筑,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在萌芽阶段的亚洲国家与地区的政府也逐渐开始对这一领域加以青睐。
我国现有的建筑技术路径(称之为传统技术)形成于1982年,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客观上讲,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 传统技术是我国建筑行业目前主流的现场浇筑施工模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模、绑扎钢筋到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作业模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区别在于不同的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方式,由于需现场拼接,所以带来了构件和节点的设计方法、施工方式的变化。两种技术相比较,最大特点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五化上: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和建造过程信息化。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保障施工安全、提升经济效益以及低碳低能耗、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装配式建筑接缝在满足外围护结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建筑美学要求,即应从立面整体效果出发,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加以考虑: 1、合理规划接缝位置,突出或削弱其在立面上的形象。 2、处理好接缝与外墙材料分格缝的关系,必要时可设置假缝。 3、利用预制构件高精度的特点,用拼缝作为建筑立面美学的元素。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现场拼装而成的,构件之间的拼装接缝在防水上一直是一个薄弱节点,特别是对于有些外墙板考虑抗震设计因素,接缝设计需要满足一定范围内可变形,更增加了接缝部位的防水难度。